查看完整版本: [-- 世界上共多少种摔跤大家一起来聊聊 --]

新华山武术网站-------泰国Fairtex中国总代理! -> 亚洲武道 -> 世界上共多少种摔跤大家一起来聊聊 [打印本页] 登录 -> 注册 -> 回复主题 -> 发表主题

洪古尔 2011-10-25 09:39

世界上共多少种摔跤大家一起来聊聊

中国——中国式、内蒙古式摔跤搏克、沙力搏尔式、且里西、北嘎、格、朝鲜式。
日本——柔道、相扑
蒙古国——外蒙式摔跤
俄罗斯——桑博
国际——自由式、古典式
土耳其——涂油摔跤
印度——泥地摔跤
非洲好像有一种摔跤但是忘了叫什么
还有吗?

洪古尔 2011-10-25 10:31
中国境内的哈萨克族式摔跤应该和且里西一样,但是哈萨克斯坦的联赛弄成了中国跤和柔道的合体不知道为什么?

不拉巴嫡 2011-10-28 21:00
我们这把摔跤称为打抱架

洪古尔 2011-10-29 11:47
您是哪人?

古巴难民 2011-10-31 00:24
还有希腊的Pankration

巴西柔术应该也算吧

华山我道 2011-10-31 10:48
伊朗和阿拉伯都有,凯尔特蛮族也有,这个是统计不完的,有人的地方就有摔跤

凯尔特人和英格兰人的摔跤功夫

·西部模式——对战双方穿着帆布马甲。目的是把敌人摔倒在地上。其中没有倒地以后的功夫。在康沃尔(英国地名)人的模式中,在比赛开始时,马甲折叠起来放在左胳膊下。在德文郡(英国地名),直到今天,比赛双方仍允许互踢对方的胫骨。

·坎伯兰郡(英国地名)模式——主要集中在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的南部。摔跤双方胸对胸站着,互相用自己的胳膊抱着对方的身体,自己的下巴压在对方肩膀上。然后他们想办法把敌人撂倒在地。

·用一切办法模式——在兰开夏州(英国地名)和整个英国、美国和其它英语国家都有人练习。它是很纯粹的古希腊摔跤的延续,在美国的很多学校都有练习。它既包括摔倒敌人的功夫,也包括倒地后的扭打功夫。


洪古尔 2011-10-31 20:42
西部模式——对战双方穿着帆布马甲。目的是把敌人摔倒在地上。其中没有倒地以后的功夫。

这种是不是类似于朝鲜式摔跤也就是抱腰摔

洪古尔 2011-10-31 20:45
Pankration不就是古代的MMA吗?


黄秀一 2011-11-01 18:20
哈萨克斯坦的摔跤其实就是体育桑博的变种

洪古尔 2011-11-01 22:13
为什么不说是中国式与柔道的杂交

pires17 2011-11-02 09:11
引用
引用第9楼洪古尔于2011-11-01 22:13发表的  :
为什么不说是中国式与柔道的杂交

我觉得穿的跟中国式一样。用了柔道一本的规则。
好像全世界主流摔跤就中国式么有一本的规则。
国际式只要双肩着地就输。
内外蒙古式只要谁先第三点着地就输。
竞技桑博,只要自己站立,对方被摔倒,判直接胜利。
想不明白,中国为什么就喜欢玩分........一本的规则多好........

洪古尔 2011-11-03 09:30
一本是不是有一些偶然性太大了

pires17 2011-11-03 11:07
引用
引用第11楼洪古尔于2011-11-03 09:30发表的  :
一本是不是有一些偶然性太大了

中国散打记点了,然后发现,脱离了世界站立格斗的发展轨迹。
一本且不说是不是有偶然因素,恰恰这种一本的方式让所有运动员变得更谨慎,比赛心理压力更大......只有实力强大才能获胜,这个强大代表技术也代表心理承压能力。
全场比赛只有一次机会,不是自己输就是对方输,这不很好吗?
这样才能不心存侥幸,用小鬼子的话说,怀着必死的决心,踏出迈向胜利的一步。
恰恰白色道服承接这这个思想。
问中国式摔跤得分制,有这种思想吗?没有道只有术而已。
固然中国式摔跤由于记分,有反败为胜的的可能。

洪古尔 2011-11-03 14:05
你所说的怕一本思想致使比赛观赏性下降,防守意识超过进攻意识。再加上柔道倒地不算输致使现在的柔道比赛观赏性越来越差。

pires17 2011-11-03 22:38
引用
引用第13楼洪古尔于2011-11-03 14:05发表的  :
你所说的怕一本思想致使比赛观赏性下降,防守意识超过进攻意识。再加上柔道倒地不算输致使现在的柔道比赛观赏性越来越差。

还行吧,内行看门道,进攻是美,防守同样也是美,防守反击更是美中之美。观赏性上我不觉得差。
但是照中国跤那个摔的速度来说,还是技术运用太过谨慎了。

不拉巴嫡 2011-11-16 09:31
我是江西武宁县人式,哈哈

华山我道 2011-11-16 09:57
一本有决生死、断胜负之意,日本武术都有这概念,对剑道的影响也大


查看完整版本: [-- 世界上共多少种摔跤大家一起来聊聊 --] [-- top --]



Powered by Code ©2003-2010
Time 0.065160 second(s),query:2 Gzip disabled